近幾年,在我國人工石料加工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石料生產線主要由振動給料機、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制砂機、振動篩、膠帶輸送機,洗砂機等設備組成。我國人工機制砂生產線技術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摸索階段、成熟階段和不斷創新的廣泛應用階段。
我國的人工機制砂應用更早開始于上世紀60年代初建設的貴州貓跳河水電站,采用性能落后的錘式破碎機生產人工砂,且規模較小。65年映秀灣工程建成了生產能力為160t/h的人工砂石系統(以下簡稱“人工砂石系統”),自此拉開了我國人工石料生產技術研究、應用的序幕。
當時,人工機制砂在國內的生產及應用還處于一片空白,如何進行人工機制砂生產線系統的工藝流程設計、制砂設備選型及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等,都是要在實踐中探索的問題,人工機制砂技術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一直延續至上世紀80年代末。在此期間,大型的人工機制砂生產線系統主要有烏江渡、漫灣及五強溪砂石系統等。
經過近20年的探索,人工機制砂生產技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還很不成熟,尤其是系統設計仍然存在著許多缺陷,如工藝設計上采用了單一不變的模式:旋回式破碎機的粗碎中、細碎主要采用圓錐破碎機;棒磨機濕式制砂等,成品料級配調節能力不強。另一方面,經過這一時期的生產實踐,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逐步解決了實際中遇到的很多技術難題,如花崗巖、石英巖等高SiO2含量巖石對設備的超常磨損的研究等,為我國更大規模地應用人工砂石料奠定了技術基礎,積累了經驗。
進入90年代以后,水電開發的步伐加快,二灘、小浪底、萬家寨、大朝山、三峽等一批特大型水電工程的相繼開工建設,為人工機制砂技術的成熟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小浪底工程連地砂石系統,設計處理能力700t/h(后經增容達1000t/h),料源為石英砂巖河卵石,SiO2平均含量為76%,更高抗壓強度達351MPa,是截止目前國內已建工程砂石料加工原料中更堅硬的,對加工設備的磨蝕嚴重。但由于系統采用了國際有名廠商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針對小浪底這種堅硬河卵石設計的破磨制砂設備,針對不同的粒度采用不同的破碎設備進行多級破碎,并采用任意循環的靈活生產工藝,不但保證了系統的正常運行,并且創造了高峰期平均月運行時間595h的全國更高記錄。
(時間:10/10/12 瀏覽: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speizi.cn/news/104.html)
銷售熱線:400-655-9906
售后服務:0371-63462800
E-mail:vip@lmlq.com
地址:中國-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大道169號
郵編:450001